吴同学很早就随父母出国了,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去了加拿大,并在那里生活了五年后回国。
可以说,五年的海外生活与学习经历,让他已经非常适应海外高度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化学习方式,以及打通各个学科关联、以解决真实世界问题为圭臬的项目制学习,和老师的关系,也更像是朋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师与生”。海外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竞赛等等,也是吴同学校园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回国后,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吴同学一家面前——要如何找到一所既发挥中国教育模式优势、又能汲取海外教育模式精华的学校,让孩子实现“无缝衔接”呢?
巧的是,吴同学是江苏常州人;彼时,家门口的常州威雅就这样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WASCZ Campus & Facilities
(* 以下以被访者第一人称叙述展开)
我是11年级的时候进的常州威雅,读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级,叫做Pre-X,这算是一个从初中到升学年级的过渡年级,需要在1年里学完本来可以在两年内学完的IGCSE课程,然后再进入A Level阶段的学习。
当时选择常州威雅的理由很简单,第一是我们去仔细考察过,这所学校的课程体系能很好地融合海外教学模式的精华,可以让我更好地适应;第二则是我家住在常州,而学校正好就在家附近。
不过,刚开始入学的时候,也并不是事事都顺利。
数学给我出了难题
在加拿大生活过五年的我,英语基本上是达到了Native Speaker的水平,我觉得适应常州威雅的沉浸式中英文环境是没有问题的,但没想到,入学评估的数学考卷教我“做人”了。
在回国之前,我大概了解过,中国学校的数理化科目一向都比较强,我也很乐意在威雅这样的融贯中西的学校,进一步扬长补短,发扬自己的长处,也提升自己的薄弱科目;但没想到,在入学评测的时候,我的英语接近满分,但是数学几乎一题都不会做……有许多知识点我在加拿大的学校里甚至根本都没见过,考完之后,我整个人都懵了。
虽然当时十分沮丧,但我也清楚地意识到——如果说,我能在保持语言优势的同时,将我的数学提高到跟其他同学差不多的水平,理解所有的知识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面对全英文的考卷,我难道还会比谁差到哪里去吗?
带着这样的想法与冲劲,在入学之后,我在数学课上花了更多的时间,上完课,往往同班同学都走完了,我就赶紧冲上去把老师“扣留”下来,询问一些课上没听懂的问题,让我感到感激的是,威雅的老师十分耐心而负责,哪怕我一开始问的是有些“傻”的问题,老师也会认认真真地给我解答,是哪里理解错了,这一步要怎么做才是对的……
威雅老师的这股认真负责的劲儿,倒是和我原来在加拿大的学校挺像的。久而久之,数学老师都能一眼就叫出我的名字,主动问我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多亏了老师的负责和我自己的努力,我的数学成绩很快就有了长足的进步。
院长延续我的爱好
如果说,认真而又耐心的数学老师,是我学业进步道路上的一盏明灯;那么我的学院联络官和学院院长,则是我更快更好地融入威雅大家庭的“风向标”。
我的学院联络官是孙老师,当时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又是走读,数学又跟不上,心情确实比较低落。
孙老师当时发现了我的状况,开始主动为我提供关心与支持,学习上有问题了,孙老师会一直帮我跟学科老师约时间来问问题;我跟同学之间闹矛盾了,也是孙老师帮忙协调和解决的。
一直到现在,孙老师都是我在学校里的心灵支柱,每当我遇见任何问题,我都会寻求孙老师的帮助和建议,希望可以更好地克服我碰到的困难。
而我的学院院长也是一位特别值得尊敬的、非常包容我的老师。
我之前在加拿大的时候,非常喜欢打羽毛球。但我刚来常州威雅的时候,防霾气膜运动馆还在建设中,学校里也没什么别的地方可以打羽毛球。我当时就一直在跟校长谈能不能有羽毛球这个项目以及打羽毛球的场地,院长当时做出了承诺,说他一定会努力帮我争取。
后来,气膜运动馆建成了,羽毛球也成了学校众多体育项目中广受欢迎的一个。我终于可以在学校里自由自在地打羽毛球,跟越来越多的羽毛球爱好者切磋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学院院长非常重视我的想法和意见,尽力帮我争取和协调,这一点,我非常感激。
威雅的老师们不止一次地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老师,他们真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会关心和照顾你在学校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学习成绩、同学社交、心理健康、兴趣爱好、呼声诉求…… 他们是真正把我们这些同学当成一个个完整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和尊重的。
课内课外
兼而有得
在常州威雅,我跟所有同学一样,也去参与了爱丁堡公爵奖的各个项目,从一开始,我也是奔着金奖去的。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上极长的时间去完成金奖所需的5个项目。
但是从我个人的体会出发,我认为在威雅,其实收获爱丁堡公爵奖金奖的压力并没有那么大,因为在学校的课程安排及各项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其实你已经在为获奖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了。
爱丁堡公爵奖的金奖包含Skills、Sports、Service、Adventurous Journey和Residential Project这五个项目,在前三个项目中,有两个项目需要完成52小时的时长,另一个项目则需要完成104个小时的时长,听起来这些时间要求好像很可怕,但其实真不算什么事儿。
首先,我本来就很喜欢打羽毛球,每周都会打;同时,我每周也会花一定的时间来拉二胡、画画,这些都是我在学校里的日常,根本不需要重新再花时间。学校也有设施一流的场地提供给学生打球、练琴、绘画,而且老师们都非常鼓励我们练习这些课外兴趣爱好。
我的Residential Project选择了去德国纽伦堡参加二胡的民乐乐队演出,除此之外,我只需要报名两个户外徒步探险活动,以及多多参加公益活动,比如跟着同学们一起去幼儿园照顾孩子,那么爱丁堡公爵奖所需的所有项目就完成了。
我其实没有刻意去思考过平衡学术活动与课外活动的问题,因为运动、音乐、绘画、户外探险、社会公益,这些被大家认为是“学业之外”的事情,在威雅校园的内外,其实每一天都在发生,甚至可以说早已“内化”在威雅的生活中了。
当你发现每天所做的“日常”,还可以为你带来荣誉和奖项,有助于未来的大学申请,这该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啊!对于我来说,我每天也都会回顾一下,今天做了什么,有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我想,行动加上自省,会比只是埋头苦干要好得多。
从加拿大来
到加拿大去
今年在申请大学的时候,我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加拿大去的,毕竟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时光,也是挺有感情的,而我的目标学校,从一开始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离我在加拿大的家才40分钟路程的UBC(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市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我申请的是UBC的生物医药专业,这是UBC入学要求最高的专业,除了需要提交常规的申请资料之外,还需要提交补充资料,考察申请者在生物医药方面的专业问题。
其中有一个问题我印象很深——如果病人有关节炎,需要通过微创手术将软骨植入体内,如何测试才能保证性能达标?
感谢我在威雅打下的扎实学科基础,以及在日常的项目制学习中养成的跨学科、与真实生活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当时,我轻松地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出发,给出了一个比较综合性的回答,包括测试软骨的抗碱能力、抗压能力以及是否会有人体排异反应等等。
果不其然,UBC给了我无条件录取通知。
现在回首来看这些年的求学经历,从加拿大的小学,到常州威雅的中学生活,最终又回到了加拿大排名前三的大学继续深造,感谢威雅,给我的人生画了一个完整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