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5周年
雄安新区四所对口帮扶学校去年挂牌。六一儿童节,中关村第三小学北京校区的16名学生来到雄安校区,两地学生共度节日。 视觉中国供图
杜军和学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周一早上从北京出发,跨越一二百公里,到达雄安、曹妃甸、香河,开启一周的驻校教学;周五摸黑到家,与家人短暂相聚。如此周而复始——随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推进,这已经是不少京城老师的真实生活写照。虽然奔波,但是能将京城的优质教育成果在他乡落地生花,老师们欣慰又骄傲。
“临危受命”到河北办学
2015年,杜军刚从黑芝麻胡同小学校长的位子上退下没多久,各地请她出山的邀请函已经纷至沓来,不少学校还开出了高额薪资。她正犹豫不决时,景山学校老校长范禄燕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她加入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小学部的筹备建设。杜军没有多问,一口答应。杜军说,且不论这件事情的重要意义,单单是冲着与范校长的交情,她也义无反顾。
在担任黑芝麻胡同小学校长之前,杜军是一名“景山人”,曾经参与了景山学校分部,也就是现在王府学校前身的筹备工作,让一所学校从无到有,她有经验。初办学的辛苦都在她的意料之中。没有办公室,没有桌椅,最初一段时间里老师们连开会都只能在还称不上是教室的空屋子里站着,后来校长找施工队借了几把椅子才解了燃眉之急;在宿舍里洗澡没有热水,有时候连凉水都供应不足、说停就停……“倒没觉得是多大的困难”,对这些,杜军轻描淡写,毫不在意。
唯一让她心急的是附近家长对学校教育理念的不理解和不认可:对这所以教改闻名的“外地学校”,家长们心里充满疑惑。比如,秋游、社会实践、科学节、文化节这些活动,最开始在当地家长眼里就变成了“不务正业”,家长总觉得,学生要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趴在书桌前,那才叫学习。
杜军让事实说话。于是,在学校的首届配饰节上,家长们看到孩子们身着身边废弃材料制成的创意服装和饰品,自信满满地走上红毯;从曹妃甸港矿石码头春游归来,孩子们对船舶知识侃侃而谈;在第一届校园文化节上,孩子们跟艺术家们面对面交流自己书法学习的困惑……孩子们的眼界开阔了,家长们的想法也变了,他们开始意识到,教育的形式可以如此丰富和好玩。
虽是一所新学校,教师的配备起点却不低。景山学校本部派过去7位老师,对当地的老师进行听课指导;第一年新招入的老师在入职前,先在本部参加了一个多月的培训,并与资深教师结成师徒。平日里本部的研讨会、备课会,曹妃甸分校的老师也都有份。
慢慢地,学校开始“火”了。一组数字可以看出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在当地逐渐被认可的程度:2016年学校开学,小学一年级只招了72个学生;第二年招生规模就到了138人;去年小学部一位难求,招了300多人,“报名的家长远不止这么多,但我们实在是没有教室了。”好消息是,未来小学部可能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教学楼,或为当地民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对于曹妃甸分校未来的发展,杜军寄予厚望,她希望,这所学校不仅在当地备受认可,也能够有机会走得更远。
县城学校来了京城名师